李稻葵:2011年货币政策将渐进式从紧
昨天下午,在南开·潇湘晨报指数发布会上,应邀发表主旨演讲的李稻葵(微博)表示,受流动性过剩和实际负利率因素影响,2011年货币政策将进入一个较为密集的调整期:“调控手段将更加多元,年内亦存在几次加息空间,不过在保增长等大背景下,这些调整将是渐进式的。” 不必对货币政策转向过于悲观 虽已是2011年年初,但人们对央行在2010年末圣诞节宣布的加息仍然记忆犹新——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至此,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75%,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到5.81%。 此次加息距2010年10月20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仅有两个月。再加上2010年全年先后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分析认为,2010年第二次加息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式从宽松步入了适度稳健的道路,从高企的CPI来看,2011年或将进入一个密集加息周期。 对此,李稻葵教授表示,不能简单认为此次加息即意味着中国进入了加息周期,还要看加息的具体效果,不必据此对货币政策转向过于悲观。 他说:“目前,无论是对股市,还是楼市,包括2011年的宏观调控,都有一些比较悲观的论点,和大家不太一样,我认为流动性过剩的现实难以在短期改变,而在保增长的压力下,宏观政策调整将采取温和的渐进式方式进行。” 预计GDP增长9.5%,CPI为4% 事实上,自2000年以来,广义货币量以每年平均15%的增速不断增长,加上2009-2010年两年每年平均10万亿的货币投放量,货币超发已是不争的事实,若要从根子上改变流动性过剩的现实也绝非一日之功。 在列举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李稻葵分析:“由于货币的湖水仍然充裕,那么各类资产价格2011年仍处于上升通道,整体形势较好,预计全年经济仍将保持9.5%以上的增长。” 虽然形势总体乐观,但他亦提醒听众,必须对国际流动性泛滥背景下的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保持高度警惕:“原油价格可能会重新站上100美元每桶的历史点位,再加上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型企业明年将面临更大压力,而受国际游资影响,预计全年CPI或将在4%左右。” 李稻葵认为,今年控制物价主要有三大难点:第一是农产品,农产品季节性强,受气候影响大,如果供给不足,就会引致资金炒作;第二个难点是国际原材料价格,我们要提前扩大战略储备,也可以搞金融的,多买点期货,甚至是多买点远期;第三个是长期的劳动用工成本,成本上升是好事情,但是这个要企业去化解,企业要有应对的办法。晨报记者胡远志蔡胤实习记者王塔 (红网) |
您看过此文后的感受是: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 |
![]() |
![]() |
![]() |
![]() |
![]() |
|
欠扁 | 支持 | 很棒 | 找骂 | 搞笑 | 软文 | 不解 | 吃惊 |
- 中原地产华北区总裁李文杰:买房人不要太过乐观
- 加快保障房建设或成房地产调控突破口
- 官方媒体倡转变购房观 中国房地产调控出"重拳"
- 社科院预测明年房价自相矛盾 被指缺乏调研数据
- 北京金中都置业80%股权转让
- 上海高层住宅火灾惹关注 北京叫停节能改造工程
- 楼市:调控效果有望二季度显现
- 机构预测明年平均房价有15%-20%升幅被指太夸张
- 新华社发文强调推进保障房建设实现住有所居
- 任志强:楼市回暖是个梦
- 加息或减缓楼市回暖势头
- 张泓铭:建议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
- 存款准备金率10天两次上调 房企压力倍增
- 深圳20余户瞒报房产 行政处罚程序启动
- 房价"拐点"观察:土地市场变迁透视房价走势
- 深圳保障房公示无财产信息 部分申请者住豪宅
- 物业共用部分禁擅自经营
- 潘石屹:中国房地产疯了 未来调控政策或不断出台
- 不应用房产税“远水” 来解当前房价“近渴”
- 国土资源部部署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
- 冯海宁:征消费税是高房价解药 但非治本